菲律賓遊學留學Line群 歡迎加入討論
在菲英文中文日文教學翻譯同步口譯服務 Line 紙飛機
台菲免稅品等代購 Line 日本代購 Line
菲演唱會門票周邊代購 紙飛機
10月4日週六 菲聊不可聚餐活動Vol.82 紙飛機
菲旅遊必備網路電話SIM卡 Line
寵物緊急接送就醫翻譯服務 Line 紙飛機
德州撲克教學交流 紙飛機群 FB社團
歡迎加入Line社團,FB社團,FB聊天室,紙飛機群,What’s App群,IG
菲聊不可 Feitalks.com 新聞報導:菲律賓綁架犯罪已形成博彩灰產、腐敗執法與加密貨幣洗錢交織的黑色網絡,中國富商淪為頭號目標。
綁匪偽裝警察設卡攔截,利用USDT洗錢逃避追踪,半數案件有執法人員參與。專家警告:博彩業外溢催生規模化犯罪,華人‘有錢怕事’標籤加劇風險。
核心要點:
1.菲律賓綁架犯罪已形成由博彩灰產、貪腐執法、黑幫勢力及加密貨幣洗錢交織的犯罪網絡。中國富商成為“頭號獵物”,部分富豪支付贖金後仍遭撕票。專家對鳳凰網《風暴眼》表示,綁架潮與博彩灰產「出海」密切相關。
2.作案手段呈現「高科技化」特徵。綁匪常偽裝警察設卡攔截,利用USDT等加密貨幣洗錢,讓贖金追蹤異常困難。菲律賓「警匪一家親」現象長期存在,半數以上綁架案有警察或軍人參與。
多次赴菲人員告訴鳳凰網《風暴眼》,菲律賓治安風險呈現區域化,避免資訊不對稱可有效規避風險,不應因個案將菲律賓整體污名化。
在菲律賓一處荒蕪的草叢中,被塞進尼龍袋的遺體腫脹變形、面容淤青,生前疑似遭受非人酷刑。
2025年3月,當地華人富商、「鋼鐵大王」郭從願在參加某活動晚宴後失蹤。儘管家屬支付了2.1億比索(約2700萬元)的巨額贖金,卻未能換回他的生命,郭從願與司機最終慘遭撕票。
這一惡劣至極的綁架案,震動中菲兩國。不到兩個月後,26歲的龔文麗在長灘島一家豪華度假村落網。這名被稱為「女魔頭」的年輕女性,涉嫌主導至少15起綁架案。一同被捕的還有一名男性同夥,他使用3D塑膠頭套為龔文麗偽裝身份,試圖逃避偵查。
郭從願祖籍福建泉州永春縣,1985年赴菲打工,從鋼鐵廠搬運工一路奮鬥成商界領袖,曾擔任菲律賓中國商會創會會長等職,生前以慈善和節儉聞名,卻終未能逃過綁架橫禍。
他的死亡不僅是一起悲劇,更是菲律賓綁架產業血腥現實的縮影。
01 亞洲「綁架之都」有多亂?中國富商成了“頭號獵物”
菲律賓被稱為亞洲「綁架之都」已有多年歷史,「綁架」甚至成為一種興隆的行當,不僅一般市井之徒,連各路勢力也紛紛下場「營業」。
在這片擁有90多個民族的土地上,不到總人口2%的華人,卻成了綁匪眼裡的「香餑餑」。
為何會專攻華人?一個字:富。 2024年福布斯發布的菲律賓富豪榜中,十人有一半是華人。根據澎湃新聞報道,2%的華人,掌控菲律賓80%的財富。
今年4月,中國外交部領事司一紙警示,要求“在菲及擬赴菲中國公民加強安全防範”,這撕開了菲律賓社會表象的平靜,這個熱帶島國的治安風險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加劇。
據當地華人反映,在菲的華僑華人多以經商為業,比較富裕。假如此人家境殷實,很容易被心懷歹意的人盯上。
令人擔憂的是,有菲律賓官員曾透露,華僑華人被綁架後通常乖乖地付贖金,是助長綁架案的原因之一。
根據《菲律賓星報》的報導,2023年該國至少通報92起綁架案件,其中約30%涉及中國公民,包括遊客和在菲長期居住和工作的華人。
近年來,綁架早已不只針對傳統富商。普通遊客、外派員工、甚至其他國家的視頻博主,都成為新目標。
2025年5月,2名中國遊客和1名韓國遊客被偽警察持槍綁走,幸得同行菲人逃脫報警,3天後全員獲救;
2024年10月,美國網紅影片部落客被綁後遭M16射殺拋屍,FBI跨國介入;
同年6月,兩名中國醫療器材公司高階主管付贖300萬後仍被撕票;
2023年10月,中國商人曾某一家6口在家中被劫,最終全部遇害,僅3名菲籍傭人獲釋…
從偽裝執法、中途放人“傳話”,到收錢仍滅口,犯罪手法越發殘忍多樣。
02 博彩灰產出海,綁架潮暗湧
幾千年前,古人把骰子的點數看作「天意」;幾千年後,當賭博遇上互聯網,卻催生出蔓延菲律賓的黑色產業鏈,尤其是瞄準華人的系統性綁架。
匯生國際資本總裁黃立衝對鳳凰網《風暴眼》指出,這一波綁架潮,是與博彩灰產「出海」同步滋生起來的。 2015年後我國加強對網路賭博、直播涉黃等灰色產業整治,2018年平台下架潮更使大批從業人員外流。菲律賓憑藉著寬鬆的博弈牌照(POGO)、英語普及和成熟的外包基礎,成為第一承接重地。加之適合招募中介公司、客服與荷官等人,逐漸形成了線上賭場產業鏈。
在菲律賓,博彩業被戲稱為“菠菜”,從業者則是“菜農”。儘管歐美也有合法賭場,但像菲律賓這樣與博彩「共生」的卻不多見。有觀點將其歸因於菲律賓有著西班牙和美國的殖民歷史遺留,但更直接的原因是政府財政長期緊張,博彩業為政府貢獻了可觀的稅收收入。
黃立衝稱,POGO牌照一度吸引數萬名中國員工湧入馬尼拉和克拉克。他們許多人身份不全、社交封閉,不敢輕易接觸外界。而博彩公司日常使用現金、地下錢莊和加密貨幣結算,資金流動極大。
“黑幫和腐敗警察很快意識到:這群中國人‘有錢、怕事、無保護’。於是,綁架漸漸成了一門‘低風險高回報’的生意。”
最初,只是零散作案,但迅速形成模式:專挑博彩公司的華人員工「下手-劫人-要贖金-收錢-放人」。受害者不敢報警,公司也要“保人保面子”,常選擇暗中轉錢(USDT或地下錢莊)了事。綁架,逐漸成了某種可預期的「日常」。
黃立衝談到,灰產轉移不僅帶來經濟鏈,更製造出龐大的「高價值目標群」。黑幫、貪腐警察、「內鬼」共同作業,把綁架做成了規模化犯罪。換句話說,沒有博彩業的外溢,就不會有這樣規模化的針對華人的綁架。
黃立衝了解到一個典型的案例發生在2022年,一位在菲經營博彩技術外包的中國投資人在回酒店的途中被綁。綁匪開口就是幾百萬人民幣,家屬被迫透過地下錢莊把錢轉到香港帳戶。 「這件事在當時震動很大,因為被綁者已經不是普通僱員,而是有身份、有資源的投資人。菲律賓警方事後雖有通報,但贖金至今未追回。”
另一個例子則更典型。 「2023年,幾名考察電商與物流的中國商人在離開賭場區域時遭劫持。綁匪的理由不再是『你是博彩圈的’,而是『你是中國商人,總會有人付錢』。綁匪補充知道,中國商人往往有現金流,也不願惹麻煩,付贖金的機率很高。」黃立衝匪補充道。
最初,針對博彩從業者的綁架,塑造出「華人肯付錢」的預期。如今,這預期已擴散至整個華人社群:從底層員工、中階主管,到投資人、一般商人甚至遊客,無人敢說自己安全。
菲律賓離岸博彩業被指為犯罪溫床,涉及洗錢、綁架等惡性案件。 2019至2023年,菲律賓國家調查局記錄113起POGO相關綁架案,2022年佔40起。多數受害者是賭場客服、技術、後勤等人員。
而隨著2024年菲總統馬可仕頒布行政令禁止離岸博彩,再加上國內反詐力度加大,許多原本靠博彩為生的人,轉而透過綁架「創收」。放貸、催債、勒索本就是一線之隔,所需人員、資源、手段極為相似,再加上執法腐敗,犯罪者更加肆無忌憚。
03 警匪一家親?
在菲律賓的綁架江湖里,「警匪一家親」早已不是秘密。
據菲律賓前總統埃斯特拉達透露,涉嫌參與綁架的人員中「半數以上是警察或軍人」。 2024年6月,菲律賓內政部長證實4名警察參與綁架勒索中國及馬來西亞遊客,其中3名受害者為中國公民。
從菲律賓警方破獲的案件分析,綁架案多有「內賊通外鬼」的現象。受害者家中的司機、傭人等員工常充當綁匪“臥底”,利用雇主信任蒐集家境資訊及生活規律。尤其當僱員與雇主產生矛盾或離職後,風險陡增。
在黃立衝看來,很多案件裡都有中國人參與。 “不是說綁匪全是中國人,而是本地黑幫必須找人幫他們‘穿針引線’。沒有懂中文的內應,他們根本搞不清楚誰是誰,也無法跟家屬或公司談條件。有人為了快速撈錢,就直接把同胞賣給綁匪。”
菲律賓寬鬆的槍支政策加劇了犯罪暴力。作為美國前殖民地,該國至今保留部分舊法規,擁有120多萬(2024年數據)支合法註冊槍支,平民非法持槍數量甚至超過警方。
劉成深耕菲律賓投資領域,始終恪守合規底線,遠離一切灰色產業投資。在幫助客戶出海的實際操作中,他遭遇並處理過許多合規難題,也熟知業界的各種「潛規則」。
他向鳳凰網《風暴眼》透露,電信詐騙與網路賭博等產業在緬甸、柬埔寨及菲律賓等地較為集中,且多有中國籍人員參與組織營運。這些犯罪者往往因在國內面臨激烈競爭或法律風險而流竄至境外,與當地人形成跨國犯罪網絡,針對華人群體進行綁架、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菲律賓因其寬鬆的槍支管理政策和博彩業合法地位,成為許多犯罪分子的聚集地。
2024年3月,菲律賓國家警察總署修訂《綜合槍枝彈藥管制法》實施細則,允許所有公民合法持有半自動步槍,批評者指出此舉將導致槍枝暴力氾濫。
劉成建議,中國公民在前往菲律賓時應保持高度警惕,盡量避免與不明背景的人往來,減少因語言不通或環境不熟而陷入風險的可能。
儘管今年初菲律賓公佈首都地區重點犯罪率年減21.7%,但在執法人員涉案、槍枝氾濫及跨國犯罪交織的陰影下,在菲華人仍可能成為下一個目標。
04 加密貨幣洗錢,菲律賓綁架走向“高科技犯罪”
菲律賓綁架犯罪呈現高度專業與產業化特徵,綁匪常偽裝執法人員設卡犯案,並利用加密貨幣洗錢逃避追蹤。
2020年後中國加強跨境支付打擊,迫使灰產轉向USDT等數位貨幣,形成「賭博+加密貨幣」新鏈。
郭從願案揭露產業化運作:贖金透過數位錢包轉移為加密貨幣,其中20.5萬美元雖被凍結,但大部分資金流入柬埔寨帳戶超出菲警方管轄。綁匪也使用仿真面具、頻繁更換飯店藏匿,顯示精密組織性。
根據南京晨報報道,今年7月,菲律賓國家警察局(PNP)反綁架特務在八打雁省解救一名中國商人,逮捕12名嫌犯(含6名外國人),繳獲犯案車輛、百萬披索現金、槍枝、毒品及警保制服。綁匪透過加密貨幣帳戶索取贖金,警方將以綁架、洗錢等罪名起訴。
6月揭露的案件中,7-10名武裝份子假扮執法人員,在八打雁省攔截綁架2名中國遊客、1名韓國遊客及2名菲公民。犯案手段持續升級:2024年10月某中國男子釣魚時遭綁架,家屬被要求支付61萬元人民幣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支付讓資金追蹤異常困難,菲警方雖凍結部分贓物,但跨境洗錢、模擬道具、警匪勾結等亂象交織,令綁架犯罪成為難以根除的黑色產業。
05 去菲律賓安不安全?赴菲工作者:關鍵是別亂跑
菲律賓綁架案頻傳,背後是這個人口約1.1億的東協國家正陷入系統性的治理困境。首都馬尼拉貢獻全國60%的經濟產出,卻也成為犯罪高發地。馬可仕總統上台後,面臨高通膨、高債務、高失業率等多重經濟挑戰。
早在2014年,新華社前駐菲記者薛穎就曾指出菲律賓綁架的三大癥結:經濟狀況不佳、反政府武裝割據、以及警界腐敗不作為。社科院研究員許利平更直言,菲律賓移植西方制度後形成了畸形的「3G政治」——槍支(Guns)、金錢(Gold)和幫派(Gangs)相互交織。
腐敗是核心問題。 2023年菲律賓在「透明國際」清廉指數僅得34分(滿分100),全球排名第115。
司法效率極低也變相縱容犯罪。 2013年華商蔡莎莉被綁案,嫌犯當場落網,卻拖了11年才一審判決;2000年一起21人綁架案,更是用了24年才審結。
漫長的司法程序大幅降低犯罪成本,綁架幾乎成了一門「低風險生意」。
但多次赴菲工作的劉成認為,不該因個案就將菲律賓污名化。
他告訴鳳凰網《風暴眼》,“我並未覺得菲律賓不安全。菲律賓當地人多溫和友善,治安問題往往集中在特定貧困區域或犯罪高發地帶。就像在香港的菲傭口碑往往優於其他族群,不能以偏概全。”
在他看來,馬尼拉與宿霧呈現強烈反差:商業區現代繁華,但轉角可能進入老舊街區,需謹慎選擇路線時段。建議夜間使用叫車,財物分開放置,避免炫富,護照也要備份影本。
「菲律賓眾多島嶼如長灘、薄荷島風景優美、性價比高,服務業英語普及率高且人情味濃。關鍵在於不要亂跑、提前規劃。治安風險較多源自於資訊不對稱,而非全面失控。 」劉成補充道。
延伸閱讀:韓國男子在馬尼拉被綁架虐待後求救無門
新聞來源:富豪支付2700萬贖金,為何仍慘死尼龍袋中?菲律賓綁架產業鏈令人膽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