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菲聊不可

菲律賓為何成世界服務員之鄉?

菲律賓為何成世界服務員之鄉?

 

菲律賓遊學留學Line群 歡迎加入討論

在菲英文中文日文教學翻譯同步口譯服務 Line 紙飛機

台菲免稅品等代購 Line 日本代購 Line

菲演唱會門票周邊代購 紙飛機

10月4日週六 菲聊不可聚餐活動Vol.82 紙飛機

菲旅遊必備網路電話SIM卡 Line

寵物緊急接送就醫翻譯服務 Line 紙飛機

德州撲克教學交流 紙飛機群 FB社團

歡迎加入Line社團FB社團FB聊天室紙飛機群What’s App群IG

菲聊不可 Feitalks.com 新聞報導:香港因為離菲律賓很近,擁有眾多菲傭我們見怪不怪了,但在遙遠的美洲加勒比海的遊輪上,菲律賓僱員的身影就更讓我欽佩了。

加勒比海上的遊輪從規模數量到奢華度都冠絕全球。 2019年之前,往返於美國邁阿密和中南美洲各地的遊輪不計其數。

在美國的留學生小伙伴說,美國本土的打工仔,以墨西哥人居多,而這些遊輪本來就是往返於美國和中南美洲,所以曾以為,那些性價比很高的中南美洲年輕勞動力會是遊輪上僱員的絕對主力。

意外的是,第一次上游輪,從登上游輪開始,就發現了很多亞洲工作者的身影。 在郵輪這樣密閉的空間,這些僱員往往需要承擔多份工作,白天他們是餐廳的服務員、泳池的救生員,晚上又變身酒吧的酒保、賭場的荷官…… 忍不住詢問了這些亞裔僱員來自哪裡,得到一個共同的答案——菲律賓。

菲律賓以全球1.4%的人口比重,為全球提供了30%的航船員工。

菲律賓全國勞動人口中至少有十分之一的人,是在海外務工。菲律賓海外務工人如何遍布全球,他們因何被菲律賓政府稱為國民英雄?

1.菲律賓人海外務工的傳統

菲傭的名號之所以能名揚全球,也是靠長期積累起來的,而菲律賓人遠赴海外工作的傳統要追溯到16世紀。

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讓菲律賓成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從那時起,菲律賓人就被西班牙殖民者強徵到西班牙的造船廠工作,主要承擔造船、修理等工作,或是直接到海上當基層水手。

所以,第一批菲律賓海外務工人員就是與船和海打交道的。或許,現代遊輪上如此之多的菲律賓僱員,也算是一種傳承吧。

十九世紀末,在美西戰爭之後,菲律賓成為了美國的殖民地。宗主國的改變,讓菲律賓海外務工人員的步伐邁得更快、更遠了。

恰逢此時美國頒布排華法案,在美華人勞工減少,菲律賓勞工被大規模強招入美國,彌補華人減少而空缺的崗位,從事大量低端、廉價、艱苦的工作。

在菲律賓獨立之前,菲律賓海外務工者主要是被殖民者強招到歐洲和美國工作的。

獨立之後,因為菲律賓國內經濟蕭條,國家不能為國民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菲律賓人又開始自發的前往海外工作。

西方世界是菲律賓人外出務工的第一步,在歐洲的輪船、美國的農場,甚至美國的僱傭軍中,都能看到大量菲律賓人的身影。

隨著世界全球化的進程,世界各國對海外僱員的需求以及工種也在發生著變化,伴隨著這種變化,菲律賓人也走向了全世界。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石油危機後,中東國家成為了菲律賓勞務輸出的重要新目的地。

石油危機後,中東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發展迅猛,多個行業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

而中東國家的人口基數很小,本土人口完全無法支撐龐雜的現代化產業。因此,各行各業都將視線轉移到海外,尋求海外勞工來彌補勞動力的不足。

勞動人口富裕的菲律賓抓住了這個機會,成批的勞工奔赴中東土豪國務工。

菲律賓的年輕男性可以奔赴歐、美、中東,做船員、勞工、僱傭軍,年輕女性能去海外工作嗎?

答案是肯定的。

在職業女性越來越多的今天,以家庭傭工為主的服務行業對外來務工人員的需求巨大;與此同時,隨著人們對健康的追求以及傳染病防控壓力等諸多因素,護士也成為各個國家最急缺的人力資源。

女性這兩個行業都有著天然的優勢,隨著東南亞地區跨國勞動力流動開始向女性化方向發展,菲律賓婦女也逐漸湧入國際勞動力市場。

2.外匯搖錢樹還是國民英雄?

如此多的青年勞動力遠赴海外工作,菲律賓政府不著急嗎?

菲律賓政府不但不反對國民赴海外務工,還非常鼓勵,因為——外匯收入。

目前,菲律賓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勞務輸出國之一,每年都有大量勞動力被輸送到世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海外工作的勞工們將辛苦賺來的美元、歐元、港幣郵寄回菲律賓的家人。

積少成多,這些勞工們寄回國的血汗錢成為了菲律賓非常重要的外匯收入,海外務工人員每年賺取的外匯已經超過菲律賓GDP的10%,超國民總收入的8%,這些匯款已經成為菲律賓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

既然海外務工人員對菲律賓經濟做出了重大貢獻,菲律賓政府當然要支持和保護他們,不但如此,政府媒體還將他們稱之為菲律賓的國家英雄。

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菲律賓政府就開始製定一系列政策,並組建專門機構支持鼓勵菲律賓海外務工人員。

1974年,菲律賓政府頒布《菲律賓勞工法》,將對海外務工人員的權益保護納入法律範疇。

與此同時,菲律賓還成立了“海外招聘發展委員會”和“國家海員委員會”等相關機構,專門為菲律賓海外勞工人員提供技能登記、技術培訓、崗位對接等服務。

1982年,為提高工作效率,菲律賓將這兩個組織合併為“菲律賓海外就業署”,此機構在提升海外勞工的質量,並為他們爭取更多的崗位和工作條件上做了大量工作。

1995年,菲律賓將每年的6月7日定為菲律賓外籍勞工日,以紀念和表彰他們對菲律賓所做出的貢獻。

3.忍辱負重,只是為了下一代?

雖然菲律賓國內將海外務工人員宣傳為“國民英雄”,但不可否認,菲律賓勞工們在海外從事的大都是以體力為主的基礎性工作,掙得都是辛苦錢。

雖說行業沒有貴賤之分,但雇主決定著菲律賓海外勞工的去留,他們之間的不平等關係使很多菲律賓人不可避免的遭到剝削,而這樣的剝削除了經濟利益以外,還包括精神剝削甚至性剝削。

比如像家政服務這樣“私人”性質的行業,很多國家都沒有好的監管措施,性騷擾、虐待等事件經常發生。特別是在中東等宗教信仰與菲律賓迥異的地方,時常被爆出菲律賓勞工遭受虐待甚至死亡的消息。

海外勞工都是臨時性的工作,受到國際形勢和各國經濟形勢的變化影響很大,這也讓菲律賓勞工的工作變得極其不穩定。

一旦遇到經濟危機,各國政府為了避免本國勞工就業率的下滑,都會鼓勵企業首先保證本國勞動力就業的權利,為此,只有首先辭退外籍勞工。

比如,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的時候,在美國、日本等勞務輸入大國,失業人數成倍增加,而首先捲起鋪蓋卷回家的,就是菲律賓勞工這樣的外籍務工者。

為了提升海外務工人員的競爭力,菲律賓也嘗試以教育為突破口,通過教育和培訓,提升年輕人的學歷,以期讓菲律賓年輕人在海外工作的時候有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

菲律賓教育水平在發展中國家中處於領先,人平均接受教育時間為11.5年,初等教育完成率為90%;近年來,菲律賓海外務工人員中,一半以上擁有高中學歷甚至大學學歷。

同時,因為從小就接受雙語教育,80%的菲律賓人能講英語,為他們在海外務工創造了條件。

然而,在那些經濟發達國家的雇主看來,菲律賓海外務工人員=菲傭或勞工。

高學歷的菲律賓海外務工人員,也很難找到體面的工作。

反而,菲律賓海外工作人員的學歷越來越高,讓他們也變得越來越內捲。擁有大學學歷的年輕人從事家政服務,菲律賓國內的醫生到海外當護士,都變得越來越常見。

背井離鄉、工作不穩定且沒有保障、從事辛苦和自身專業能力不匹配的工作,為什麼還會有如此多的菲律賓人選擇海外務工呢?

說的底,還是一個“錢”字。

菲律賓勞動人口充裕,但國內經濟一直不景氣,很難給在國內就業的年輕人提供滿足他們物質需求的崗位。

而到發達國家務工,雖然艱辛甚至遭受不同程度的剝削,但菲律賓人到海外務工的收入往往是在本土就業的十倍到幾十倍。

菲律賓海外務工者將掙到的錢花到哪裡去了呢?

答案是:教育。

他們將在國外省吃儉用掙到的血汗錢寄回國內後,除了貼補家人們的基本生活外,主要將錢投入到了子女的教育上。

開眼看世界的菲律賓外務工者,大多希望自己的子女以後也出國工作甚至移民,但並不希望他們未來繼續從事和自己一樣的職業。

而他們能為自己子女做的,就只有投資教育。

然而,任何的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包括教育。

前些年,護理專業是菲律賓職業教育中最搶手的專業之一,因為發達國家對護士的需求很大,很多國家都從海外引進執業護士,在菲律賓學成並拿到護士執照後,到海外工作甚至通過職業移民的機會都比較多。

但是,任何一個職業的發展都有一個週期,由於這些年菲律賓學護士專業的人數太多,拿到護士執照的人數遠超發達國家護士引進需求數,菲律賓的執業護士開始內捲起來。

新冠疫情的爆發後,為了保障菲律賓國內的醫護資源,菲律賓政府還嚴格限制本國護士到國外工作的數量。目前,在菲律賓,想通過先學習護理專業,然後到海外工作或者移民這條路就越來越難了。

對於那些“望子成龍”的菲律賓海外務工者來說,一個熱門專業可能風光不在了,但教育一定還在。

延伸閱讀:馬尼拉大都會區NCR新最低薪資將於6月4日生效

新聞來源:菲律賓為何成世界服務員之鄉?

Exit mobile version